辽宁自闭症:儿童异常行为与环境的联系
2020-06-18 来自: 丹东迟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644
在日常教学中,有很多自闭症谱系的孩子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行为。孩子的异常行为让父母在公共场合苦不堪言。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哪些原因会导致孩子出现异常行为?
1.智能发展落后与异常行为
假如,我们排除了儿童各类身体(尤其是脑部)病变,各项检查几乎都正常。作为一个身体健康的儿童,其异常行为的根源要考虑到智能因素。
(1)智能水平决定行为水平:问题行为越多的孩子,智能相应也越低。智能越好的孩子,问题行为相对越少。
(2)智能水平决定异常行为的类型:每个行为背后,都有内在动机。动机的发展,依赖智能。不同的动机决定了不同的行为。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心智阶段都有其核心动机,而了解这些动机,有助于家长及老师理解儿童的行为类型的原因。
好在,儿童的大脑可塑性强,只要在大脑发育早期(6岁前)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智力能力将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3)环境不适与异常行为
很多自闭症及广泛性发展障碍儿童,由于自身具有感知觉异常的特性,再加上智能不足,常常缺乏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因此,环境不适也是导致异常行为的重要诱因。不适的环境如下:
1)物理环境不适:
声音嘈杂——捂耳朵/尖叫/退缩/恐惧
衣服湿了——尖叫/哭闹/把衣服脱光光
陌生房间——死活不进去/哭闹拒绝
陌生马桶——不进去大小便/拉到裤子里
灯光闪烁——盯着看/注意力分散
2)人物环境不适:
首先印象差的老师——哭闹不上课/不配合
娇生惯养的长辈——养成懒惰的毛病/打人的习惯
戴眼镜的人——盯着眼睛/拿开眼镜
穿丝袜的女士——摸大腿
比他强的同学——攻击行为/挫折情绪
3)综合环境不适:
环境无聊——乱跑/转圈/玩手/撞头等各种问题行为
环境水平低于自身能力——容易模仿别人的坏行为
环境水平高于自身能力——听不懂导致影响他人的行为
综上所述的三种环境对于自闭症谱系及广泛性发展障碍儿童来说基本影响他们的全部。因为他们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再加上智能的不足,一旦出现任意的一种可能环境,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对于特殊儿童选择合适的环境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异常行为的发生。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物理环境、改变人物环境、选择合适的综合环境,来调整儿童的问题行为。